胡松洲:战“疫”路上的铿锵玫瑰
2021-08-25 11:50:37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高丽文 | 作者:熊晓乐          浏览量:18037

桑植融媒8月25日讯(通讯员 熊晓乐)8月23日下午三点,桑植县内部“解封”。已经连续在“疫”线战斗25天的志愿者胡松洲还需进行为期的7天隔离观察后,才能正式离开隔离点。

39岁的胡松洲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在过去的25天里,她同众多志愿者们一样用无私的奉献和有力的担当撑起整个桑植县疫情期间的特殊“脊梁”,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她也是温暖战友的“贴心人”,更是用睿智担当沁润脑瘫女儿心田的“好妈妈”。

坚持不懈的“请战者”

“我什么时候可以上岗?在哪个点?我要去一线!”在疫情发生的当天,胡松洲不厌其烦地给志愿者负责人打电话、发信息,申请上一线。“你真的可以吗?没问题,我免疫力强,又是做中医理疗的,我不怕吃苦!”胡松洲铿锵有力的回答打消了负责人的疑虑,决定让她在某集中隔离点“试一试”。

8月5日,集中隔离点的隔离人员被陆续分散到各个酒店,胡松洲面临“失业”。“领导,请给我下任务,再这样呆着,我会疯的!”面对胡松洲的请求,集中隔离点负责人表示可以推荐她到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但是任务更重,工作更苦。胡松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让她感觉浑身都是劲儿。

“从开始当志愿者以来我就老是担心自己‘失业’,因为做完一件事情就要等着‘被安排活’,直到去了某酒店集中隔离点,我才‘稳定’下来!”胡松洲表示整个疫情期间最担心自己被“筛掉”,不能继续当志愿者,这种焦虑和自己急着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的心情时常让她辗转反侧,直到返回隔离点岗位,焦躁的心情才安静下来。

坚持“疫”线的“女战士”

面对隔离点的任务,胡松洲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过担心,“我深知隔离点是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人员流动性极少,而我又不直接接触隔离者,我相信我能做好!”凭借着足够的自信和过人的胆识,胡松洲克服恐惧,主动请缨上隔离点“战场”。在刚到达某酒店隔离点的几天时间里,胡松洲每天身负40斤的喷雾器,身着防护服,穿三层鞋套,戴三层手套,两层口罩超负荷运转给5至10层的楼道、墙面、门、把手、垃圾桶以及房间内消毒。每天既要戴着高度数眼镜,又要佩戴护目镜,雾气汗水经常混在一起流进眼里,实在难受得不行的时候,胡松洲承认自己也曾默默流过眼泪,但是一刻没想过要放弃,她说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她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她明白做好消毒是保证隔离点环境安全的关键。

在某酒店隔离点的9名医护人员中,胡松洲是最年长的一个,平日里,她和大家既“并肩作战”,又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胡姐姐”。

8月16日晚上,本就肠胃不好的护士闫萌因为吃冷饭喝冷水导致腹泻严重,胡松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当即跪在床边为闫萌用中药按摩膏揉腹部,然后用艾灸悬灸,看到痛楚缓解的闫萌,胡松洲感到十分欣慰。

“看着这些坚强的护士妹妹这段时间的辛劳,我就单纯想利用自己平时做中医理疗的特长为她们缓解一些病痛。”胡松洲说自己也没想到平日里的“手艺”能派上用场,能为这些护士妹妹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沁润脑瘫女儿心田的“好妈妈”

胡松洲只是众多志愿者中普通的一位,不平凡的是她还有一个9岁的脑瘫女儿。女儿援援是胡松洲从福利院领养的孩子,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被确诊患有脑瘫,彼时和孩子已产生感情的胡松洲没有放弃,用自己伟大的母爱默默坚持为援援四处求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康复治疗,援援已经基本能够实现正常行走,只是一些运动神经还比不上正常人。

“家里还有生病需要照顾的女儿,您在这个时候还选择坚持上前线当志愿者是怎么想的?”当别人问起,胡松洲坚定地说道:“我的城市需要我,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少事,只想投入到战斗中,我把孩子送到乡下了,她也懂我支持我。”一想到二十来天未见面的孩子,胡松洲眼里泛着泪光,却也透着坚毅。

“妈妈,这几天气温很高,穿防护服的护士姐姐给我们做核酸检测,她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叫她们‘高温超人’,我的妈妈现在也是‘高温超人’,我为您骄傲,我想您了…”这是女儿援援为自己写的鼓励信。胡松洲的心头一酸,要知道脑瘫儿运动神经衰退,写字都训练了很久,这一笔一划刻在胡松洲心里很沉重但也很欣慰。

上善若水,大爱无形!平凡的志愿者胡松洲一次次用不平凡的大爱守护这座城和身边人,她的善意和坚持如清泉般沁人心脾,给人力量,她用实际行动真正成为了“疫”线怒放的铿锵玫瑰。

希望二十多天的辛劳和付出在胡松洲见到女儿的那一刻,都会全然褪去,化作一个充满爱的拥抱。

责编:高丽文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